学术队伍
基因组与个体_学术队伍1
广西自然科学科学基金
来源:中心 发布日期:2020-10-27
本团队以杰出人才为团队带头人(莫曾南)和学术指导(徐剑锋),以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为核心成员(孙洁霖、彭涛、张海英、胡艳玲),以广西医科大学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为建设载体,是在近 5年来开展复杂性疾病易感基因meta 分析、广西复杂性疾病数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基础上,由来自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遗传学等不同领域但有共同的研究目标和兴趣的中青年学者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团队,由于在学术与技术背景上可以互补,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非常自觉和顺畅,形成了较强的研究能力。
本团队除带头人外,还有4 名核心成员,其中3 名为38岁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每个核心成员配备有 2-3 名成员。
本团队以广西医科大学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为建设载体,中心设主任 1 人,由莫曾南教授担任,主要负责该中心的行政事务、研究计划和学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日常研究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学术委员会设主任1 人,由徐剑锋教授担任,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本团队研究方向和学术发展规划的审查和指导。
自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团队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用新的分配制度和考核、评价、激励、引导机制,激发创新团队成员的创新热情,通过加强管理模式和内部运行机制的建设,提高了团队工作效率,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发挥了团队潜力。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创新人才群体,加快了培养和集聚各类创新人才,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主要措施包括:
(1)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创新学术团队成员通过竞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等项目的资助;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团体并争取担任一定的职务。
(2)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创新学术团队成员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工作。
(3)鼓励团队成员发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特点,突破传统和固有的思想框架,争取从新的视角提出富有特色的观点,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团队和谐与合作的基础是凝聚力,注重团队精神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团队中特别需要有牺牲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
(4)采取多种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团队成员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从事研修工作,促进他们与国内外的高水平专家、学者的学术、技术交流。
(5)加强组织和制度创新,建立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性和创造性。
本团队除带头人外,还有4 名核心成员,其中3 名为38岁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每个核心成员配备有 2-3 名成员。
本团队以广西医科大学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为建设载体,中心设主任 1 人,由莫曾南教授担任,主要负责该中心的行政事务、研究计划和学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日常研究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学术委员会设主任1 人,由徐剑锋教授担任,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本团队研究方向和学术发展规划的审查和指导。
自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团队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用新的分配制度和考核、评价、激励、引导机制,激发创新团队成员的创新热情,通过加强管理模式和内部运行机制的建设,提高了团队工作效率,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发挥了团队潜力。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创新人才群体,加快了培养和集聚各类创新人才,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主要措施包括:
(1)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创新学术团队成员通过竞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等项目的资助;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团体并争取担任一定的职务。
(2)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创新学术团队成员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工作。
(3)鼓励团队成员发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特点,突破传统和固有的思想框架,争取从新的视角提出富有特色的观点,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团队和谐与合作的基础是凝聚力,注重团队精神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团队中特别需要有牺牲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
(4)采取多种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团队成员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从事研修工作,促进他们与国内外的高水平专家、学者的学术、技术交流。
(5)加强组织和制度创新,建立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性和创造性。